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九十二君从何处购此本  (第2/2页)
  土“彻底落到袋里。目前应该筹划着这么花钱了。在座的都是书生学者,从来没见    过那么多钱,一时间各种想法层出不穷:效仿古代学校,置办学田!把学校搬进城    里!购圌买黄金保值!办企业,买股票!…    说了半晌,一隅的廖平敲了敲桌子,用浓重的四川话说道:“我们四川有句话”叫    “有了一顿充,没了敲米桶”敞人以为不当如此。此笔巨款来之不易,要详尽规划    ,总须细水长流方好。”    大家一时间齐齐点头称“是”…    孙元起看了看随手记录下刚刚大家谈论的内容,总结道:“在座诸位先生,我等建    立经世大学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培育出经世致用的人才,为国家之兴盛富强尽一份    力量。尽力的基础”就是学校的长期生存发展,所以这一笔钱需要有四成左右存在    可靠的银行中,作为学校的保证金。这样,即便发生变故,也可以有备无患”不至    于捉襟见肘。”    “大学之所以为大学,不是因为有大楼、大人,而是有大师之谓也。”拽了句文    ,孙元起接着说:“所谓大师,不仅先生是大师,学生也需是大师,这样大学才真    正成为大学。故而老师、学生的待遇可以酌量增加,确保在校诸人生活优裕、衣食    无忧,能够安心治学。详细数目须等我与张先生商议,并结合具体情况后确定。”    说到这里”杨守敬乎指轻轻叩了叩桌面,说道:“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乃是人    生一乐,何况有束储等口腹之奉乎?文忠公有言,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现今,吾等先生之薪水已然丰厚,母须再添。学子远道赴京,或不免饥谨”增之可    也!”    谦让了一回,孙元起接着说:“与此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学者也是当务之急    ,希望在座诸位先生积极举荐熟识学者,束储自然是从优的。并且自本年起,入学    考试的考场要增加,除了旧有的京城、上海、南京、武汉、广州”还要增加成都、    西安、济南、开封等地。录取数量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可以酌量增加,并允许部分    天赋超群、勤奋刻苦的学子申请就读预科、高等学堂、中学乃至小学。    预科、高等学堂、中学允许通过考试,接收全国的学子。    “另外,为了促进学校生源质量的提高”从今年起,我想在全国范围内试点建立经    世大学附属高等学堂、中学乃至小学”争取在江、淅、皖、赣等优秀的生源地设校    。到时候由学校单独成立一个部门,分管附属学校的建设和考核,具体办法到时候    再议。    “经世大学要培育出大师,一些条件是必须要具备的,比如实验室、图书馆、体育    馆等,这是今年的重要财政支出方向。并且本年度可能会有英国的一些学者、留学    生过来,住宿、饮食、学习场所都要提前做好准备,一此建筑待天气回暖就要动工    了。”    张元济皱皱眉头:“如果洋人来得很多,会不会和其他人冲突?”    孙元起倒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磨挲着微有胡茬的下巴:“要不把这些建筑单独建在    校园一角,离其他人稍微远些,一起上课,但平时接触较少,或许可以解决部分问    题。”    “这样也好。”张元济认可了这个方案。    “孙校长,你带回来的那些西不是也要单独放?”作为图书馆馆长的王国    维乘机插一句话。    现在的图书馆包括终文楼,专门存放老终收集的图书,因为有《永乐大典》、《四    库底本等犯忌讳的物件,很少开放:成蹊馆的图书室,存放一些学生用的图    书资料,都是些常见的《十三经阻》’印本《二十四史》、《子史精华》、《    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等:还有就是在建的“甲天下…”博物馆,专门收藏甲骨文    文献。说起来,学生能用的只有成蹊馆图书室。除去终文楼、甲天下,一所大学图    书馆只有这么点,是有点儿寒酸。不过学校老师都有自己的藏书,甚至有些人藏书    还非常丰富,比如杨守敬,根本不需要去图书馆找书。    沉吟片刻,孙元起说:“把终文楼一层、二层收拾出来,单独存放这些西文书籍吧    ,面向全校开放。今年大图书馆建成后,再把这些书移过去。对了,王先生,我想    从今年起,每年有一笔十万两左右款项,专门收集购圌买各种图书、古籍。争取在未    来几年内,把图书馆建成国内首屈一指的藏书地。至于如何买书,在座的各位都是    行家,我就不献丑啦!”    会议室内一片轻笑。    十万两白银,或许有人认为没多少。这么说吧,光绪三十三年(1907)六月,淅江    陆树藩把晚清四大藏书楼之一的配宋楼以及守先阁15万卷图书,卖给曰本岩崎氏财    团的静嘉堂文库,售价10万日元!要知道,仅丽宋楼里,就藏有宋本200余种,元本    400余种。至于其他的,就可以想知了。    “十万两?那尽够了!实在是太好了…”王国维兴奋得直搓手:“前些日子    ,在琉璃厂见了一卷唐写本的《老圌子化胡经》,据说是在敦煌发现的,实在是好极    了,可惜要达两银子,太咬手!如今终于有办法啦!…”    “你刚才说什么?”孙元起听见王国维的话,猛然一怔。    倒不是孙元起怀疑王国维利用学校公款,购圌买图书中饱私囊,清末士子的cao守还是    值得信赖的,更何况这种国学大师!只是他听到一个令后人叹惋不止的名字:    敦煌!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