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1/3页)
第一章 六月江南 艳阳高照,酷暑难耐。 许多莘莘学子在下了课后,总爱三五成群地逗留在湖畔戏耍。 夏日的湖畔黛绿娉婷,绿湖中舞出的水莲团团似绿云,漂亮得紧;湖岸烟柳垂丝,修木扶疏,岸草柔嫩,躺在草上有如腾在云端,人也跟着感觉似神仙了起来。 石定磊年七岁,正值好玩的年纪,自是不例外地参杂在这群孩童里面。 “你们将来长大了,最想做什么?”望着湛蓝的天,孩童们想着长大后的宏愿。 “我要考秀才,咱们镇上去年考上的罗秀才好风光,放榜那天他家大门挤满了人,全是去祝贺的。” “我不要,我要当一名商人,赚很多钱,像林员外那样,把毛子盖得像皇宫似的,羡煞人了!” “呵,小才小志!”另一名男童嗤道:“你们知道我想做啥吗?我要做个侠客,专门济弱扶贫、行侠仗义,那才威风!”他得意地站了起来,捡起树枝比划着。 “,你哪来那个本事?要说石定磊还有个样。咦,对了,石定磊,你还没说你长大后想做啥?”另一个孩子提起,转向躺在草皮上,枕着头看云的石定磊。 由于石定磊的个头比一般孩子高大,又比一般孩子聪颖,各方面出色的表现,让他很容易的就被抬上孩子王的地位。 石定磊嘴上嚼着一根草,盯着天上的白云,想也不想地就答:“啥也不用想,我只想管好葯铺子,多替些人看病。” “什么?!”其他的孩童一听,惊的跃坐起来。 “就你家那个铺子?今儿个塾馆里的师傅还夸你天资聪颖,将来准是大才之人,怎么你却只想管葯铺子?”问话的男孩不自禁地惊叹了声。 其他孩童也有模有样地跟着叹息。“是啊,怎么会这样?”失望之情全写在脸上。 五定磊斜睨了他们一眼,也跟着坐了起来,拍拍手上的草屑,捡了一个石子掷入湖中。 回过头,他道:“管葯铺子有什么不好?医学无界,我要学的还多着呢!”说着,他已带头走了开去。 石定磊立志从医,这是在他五岁时就决定的事。 虽然世人皆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唐代大儒韩愈更道:“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但他却不这么想。 石家在小镇上也算是富裕之家,虽然不像林员外盖一座那样招摇的大宅子,但少说也有个堂号。 “石钰堂”在孩童的眼中,可能比不上林员外的大宅子那样金碧辉煌、那样神气,但在江南这一带,名声却要比那林员外胜之千百倍。 在江南一带若提起石钰堂,人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赞声好! 石老夫人为人慈蔼和善,热心助人;石家当家主子石中天,行医多年,仁心仁术,救人无数,在地方上更是赢得了不少美名。 而石定磊自幼聪颖,他每天至少能背诵千余字,儒家的四书、五经他早就视诹了,故神童的名声不径而走。 石定磊如此聪颖,石家又是三代单传,难免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石定磊身上,莫不希望他以后能鼎甲科场以光耀门楣。 然他却心不在此。 从小石定磊就常跟着父亲到山中采葯,亲眼看见父亲蹲在百草之间紧皱眉头,翻书查阅百草疗效;也常到葯铺子看父亲医病,看见许多人因为苦查不出病因,而不幸死亡;更看过许多求诊的病人因没钱看病,而延误病情,导致最终的遗撼。 每每遇到这些情形,都更加深了石定磊学医的志向,他不仅要学医,还要成为一代神医,终身以济世救人为志业。 太阳西沉,火烧的云彩红透半边天,竹舟木楫滑过湖面,激起一阵小小的涟漪,原来是船夫准备收工靠岸了。 孩童好玩,顺着水波捡起石子投掷水中,大伙儿就打起水漂来。 戏要间,时间走的极快,燃烧的火焰逐渐熄灭。 “喂,回家吧,天就要黑了!”终于有人注意到了时间已晚。 “糟糕,夏晚了,回去准挨板子!”喊着,一群孩童就成鸟兽散。 这时,石定磊也转身准备要回家了,忽地,一阵旋风突地袭来,将平静的水面一下子全扰乱了。石定磊急急护住头巾,就怕强风将头巾给打散了,然,强大的风势将他给推了偏,跌入草丛里。倏地,狂风又呼啸过了境,让人奇怪怎生那股怪风? 石定磊拍了拍身上的草屑站了起来,眼角突然别见一小方块的红布巾,地凑近一看,竟然发现草丛里躺了个人。 躺在地上的是一个样子娇俏的女娃儿,年约四、五岁的模样,石定磊用手摇摇了她,这才发现她的后脑勺流了血。 他一惊,连忙自衣角撕下一块布,为她做好包扎。 “这可怎么办?”石定磊左右观看了一下,四周并无旁人。 “到底是哪家的小孩,怎么会受了伤躺在这儿?我看还是先带回家给爹爹看看才是!”包扎好了以后,他赶紧背起她,直奔回家了。 石老奶奶坐在床治,看着石夫人细心地为床上的女娃儿换葯,不舍地伸出手去摸摸那张粉嫩可爱的脸颊。 “率领华,你来猜猜,这女娃儿是不是老天爷送来给咱们石家的大礼啊?”老奶奶一想到这么可爱的娃儿,竟然让人丢弃在草丛里,她就舍不得。 老奶奶一直巴不得石夫人能再为石家添一个女娃,可惜石夫人自生下石定磊之后,便不再有好消息传来,而这种事老奶奶也不好催她,只是心中难免有些遗憾。 石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