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第1/4页)
第五章 爆竹声劈啪的响遍整个小村庄,迎亲的队伍一字喜红的排开。鼓乐招摇,沾喜的村众叽喳地都挤到张家来跟着喧闹。高坐在马背上的新郎,星目顾盼,笑逐颜开,十分高兴得意。 起轿了! 鞭炮声再次爆开,喜乐跟着大作,劈哩啪啦,咚得隆咚锵,烟和雾及震耳欲聋的噪音翻天覆地的弥漫。 红轿内的二乔,掀开盖头,偷偷撩起轿帘。烟雾后人影恍惚的倒退,噪闹声也像哑了,彷似变成一出无声戏。 但这是真的了。 她就要嫁作他人妇,再也回不了头… 迎亲队伍经过陇丘下。透过一丝缝隙,陇丘上的榆树遥望中迎风招展,她彷佛可以听到依依的沙沙声。 它也在向她送行吗? 她总有那么多问也问不完的疑惑,而他那个人总是耐心的听她倾诉、回答她,甚至陪同她放纸鸢。她在轿内,不断回头又回头,帘外遥遥陇丘上,恍恍看到光藏一袭灰青僧衣飘扬清俊的身影… 啊…她掩住脸,无声地流下泪。 当夜,迎亲队伍抵达驿站,在驿站歇了一宿。隔天,接近中午的时候,抵达了长安城。崔家位在城西的兴化里,就在城中朱雀大街西起第二条街上。迎亲队伍由城东延兴门入城,一路浩浩荡荡穿过半个长安城,热闹的到达崔家。 新郎拉着喜带在前头引路;在媒婆搀扶下,二乔一步一步小心地往前行。跨进崔家门槛那一剎,她心中微微一酸,暗地叹息起来。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一步步的,一直被往前推,她真的再也回不了头。 拜完天地,她被带领到新房。彻底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面对完全陌生的景象;对崔家,她一无所知,甚至连此后将与她同床共眠的丈夫,她连他的长相如何都不知晓。 想到此,她不禁颤动一下。 只能交给上天了… 过了许久,崔从诫推门进房,带着微醺的醉意,步伐有些浮乱的走到床边。他定定神,望着一身喜红、身形显得娇艳的二乔。红烛昏罗帐,他的双眸也映满颤跳的红光。 “娘子…”伸手掀开了她的盖头。 二乔低着头,双目低垂,烛光映了她一脸昏红。 “娘子…”他扳起她的脸,低声呼叫,目不转睛盯着她带些倔强、柔野清艳的脸庞。这么近端详,连她睫眉的颤动都一清二楚;加上那扑鼻的清香,他的心不禁鼓动荡漾起来。 他没看走眼。惊鸿一瞥留下的印象,直教他念念不忘;贴近了,果然可人。是他中意的典型。 心中的喜爱,加上烛光晕晕昏昏的催化,他满腔的柔情黏稠起来。 二乔没动,也不显羞涩,只是眼神流露出一点的不适应。 “你怎么了?娘子,是不是累了?”崔从诫轻轻抚摩她的脸庞,意爱亲亲又体贴。 “嗡帳─”她的心丝毫不悸动,平静无波。 原本就是陌生的人,她与他不相识,不知该说什么。 “今后你我便是一家人了,你是我最钟爱的妻子,我会照顾你、爱护你的。所以,你不必担心,有什么话都可以跟我说。” 他笑得款款深情,简直柔情万千,二乔双目一低,避开了他的目光。 “相…嗯,”叫不出口,对这个人还是认生。“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你尽管问。”笑意缱绻,低低俯视着她。 “嗯…你我素不相识,你为何…呃…为何会上门提这件亲事?”问得迟疑。 “这就非归诸缘分不可,我们这是天注定。”崔从诫脸上的笑意更浓。他的笑多是在脸上,不在眉目里。“去年我与大哥从洛阳返回长安途中,路过富平,碰巧经过你们那小村,更巧的是遇见你。记得吗?你从那陇丘上下来,我上前欲同你借问话,慢了一步,给错过了。” 不,不记得了,而且,她全然没印象。她抬眼望了望他,又低下头。 “可是,你一点都不了解我…”他其实根本不了解她是怎样的人,怎么那么轻易就下注了这门亲? “这不妨。”崔从诫再次扳起她的脸,语气十分笃定:“我们有一辈子的时间可以了解,天长且地久。” 听他这么说,她真不知该如何了,清亮的大眼眨了眨,想回避他的眼波,脸儿被他捧着,又无从回避。 “你也许不知道,娘子,我的二乔…来,”他端起桌上的酒,递了一杯给她,与她交杯,郑重起誓道:“可我对你是一眼情钟。天地为证,我崔从诫在此发誓,从今而后,我一定会爱你、怜你;对你的情,石烂海枯永不渝,不论如何都不会背弃誓言,而疼惜你一生…”仰头一口喝尽杯里的酒。 誓言啊…二乔噫动一声。空望杯影怔忡。 到底是她修得不够,在佛前求了三世,我佛终是没能听到她的祈求,而无缘与光藏相聚相守… “其实,”仗着酒意,崔从诫又娓娓说道:“那日巧遇,并不是我第一次见到你…早在三年前,我路过富平时,便曾远远从驿道上遥见在那陇丘上放纸鸢的你。虽然只是惊鸿一瞥,我却一直搁在心里。这一回经过那村子,我其实是刻意去寻你的…”说他少年时情怀,竟有一丝腼腆。 二乔楞住,从怔忡中缓缓抬起头。他的眼对着她的眼,正等着她的寻觅。 他说的该是她与光藏在陇丘上放纸鸢的那一遭吧…心中忽地一酸且叹。但,这也是有情的人了。一段模糊的往事,他竟惦记了那么久… 这便是上天的注定吗?这个人…这个人… 她望着崔从诫,久久不能言语。她只能认命吧?认命地把对光藏的情埋葬在心底最深处,然后锁了起来。 才不辜负他的一片心意。 “娘子…”崔从诫低低又呼唤。 “相公…”她喝下交杯酒,对光藏暗暗道别。 只能这样了… 一想到娶张家这门亲,崔母就有一股说不出的不快,哽噎在胸臆间,闷得人气恼。依她的意思,哪家闺秀千金不好娶,偏偏儿子都不中意,挑来捡去,竟捡中一个庄稼女! 娶个士族的女儿,也不过上百万钱,而他们居然花了五十万钱聘财娶一个庄稼的女儿,怎么想都不划算!偏偏,唉,总之,偏偏儿子就是那么执拗,她磨不过他,只好答应他娶这门亲。 “娘,我都已经娶亲了,生米早煮成熟饭;再说,二乔又那么温顺可人,您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