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第2/4页)
歌声响起,他们才同客栈里在用膳的众人一般,都将视线调往声音的源头。 但见客栈里突然来了两个人,一个是瞎了一边眼睛的老头,另一个则是长相清秀、约莫十四、五岁头上绾着双髻的蓝衣小姑娘。那位瞎了一边眼睛的老头拉着二胡,而蓝衣女孩则随之唱着曲儿,想必是穷苦人家正在卖艺。 “燕草碧如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小姑娘在唱完一曲“春思”后,一双圆圆的眼睛朝现场的众人巡了一遍,最后停驻在卓定敖的脸上,凝视着他,接着又唱了一曲“长相思”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烟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她的声音婉转高亢,犹如正受尽煎熬般带着浓烈的凄楚意味,和歌词中nongnong的相思互呼应,格外惹人愁怜。 “小姑娘,我们正在吃饭呢!唱些有趣轻松点的曲儿吧,不然郁闷的肠子都打了结,东西可吃不下了。”有位穿著玄色衣服的大汉调侃道。 这句话惹来在场一些人的讪笑声,但令卓定敖惊讶的是,一向冷酷的古绛枫脸上竟然也有笑意。 那朵如花初绽般的灿美笑柔和了她向来冰冷的娇颜,让卓定敖不知不觉的也被吸引住。 “什么事这么有趣?”他感兴趣的问。 古绛枫稍敛了笑容,眼睛看向那蓝衣小姑娘道:“那小姑娘所唱的曲儿。” “喔!怎么说?” “难道你没发现吗?那唱曲儿的小姑娘一双眼睛一直瞅着你看。”古绛枫话中带着一丝难得的戏谑。 虽然她的笑容美绝且难得一见,但是她话中的意思却教人难以忍受,难不成她以为那蓝衣小姑娘的相思曲调是为他而唱的?真是太荒唐了。 卓定敖眼神放柔,含着似真似假的情意道:“我是没去注意,因为你将我所有的视线都给紧缠住了。” 古绛枫在听到他的话后,脸上的笑容实时敛去,她撇了撇唇,心中暗忖着:自己才不会笨得去相信他的话是真的。 “我累了。”她推开面前的食物。 卓定敖露出了戏谑的笑容点了点头,随即招来店小二带路,走往客房去,不过古绛枫觉得那些曲调似曾相识,好象在哪儿听过。 就在他们离开的同时,原本在拉二胡的老人和唱曲儿的小姑娘互望一眼,不顾才唱到一半的曲调,也相继的收拾好东西,离开了这里。 “晚上我就住你隔壁,有什么事通知我。”在古绛枫进客房前,卓定敖殷殷的嘱咐道。 古绛枫颔首,又多看了他一眼,才打开房门进入其内。 卓定敖站在她门前望了好一会,忽然察觉到背后有动静,随即转身走到另一边的角落处。 “少主,你想知道的事我都查出来了。”黑衣男子在听到卓定敖的颔首后,走到他身后,恭敬地告知他关于古绛枫的一切。 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既然想要得到古绛枫,他自然得先下点工夫。在听完探子的消息后,卓定敖露出了饶富兴味的笑容。 “你是说古绛枫爱聂宥淮?” “是的,而且他们还是青梅竹马。” 卓定敖沉思着:难道是为了聂宥淮伴随着古雨枫归宁,古绛枫不愿见心上人和姊姊卿卿我我,所以才借着拒婚的理由逃家?! “还有呢?” “我已照你的吩咐告知了庄主古姑娘的事。”探子道。 “很好,辛苦了。” 为免古家夫妇过于慌急,他派了人告诉他师父古绛枫的下落,当然跟古家夫妇交情极好的瞿意自然会帮他将话给带到。 “哪里,这是属下份内该做的事。”探子顿了顿又道:“另外这是古小姐所留下的东西。”他将一张红纸递上。 卓定敖怀疑地打开了那张红纸,随即两个娟秀的字迹立刻出现在他面前。 “不嫁?!” 他捏着那张红色纸条,脸上表情测高深、闪烁不定。一会儿后才意识到身边的人,又恢复了其情绪。 “关于傲世剑谱的下落呢?” “属下仍在追查当中。” “有消息立刻告诉我,你下去吧!” “是。”探子恭敬地领命,旋即消失。 卓定敖又瞄了手上的红纸一眼,用力一捏,随即那张纸变成了一团细灰,从他指缝中慢慢流泄。 他沉敛的脸上带着极度自信的神情,不管古绛枫有多爱聂宥淮那都已成为过去式了,他暗自发誓绝对要改变她的看法—— 客房内,烛火吹熄。 一日的不断奔波,对于古绛枫可说是身心俱疲,但不知是否因不习惯这里的床榻,虽疲累却张着大眼睡不着。 心里想起了午时曾与辛总管相遇,不知道找不到她,她的父母会为她担忧吗? 她在床榻上辗转翻覆着,想着母亲悬念当年雨枫失踪的憔悴;想着父亲忧心雨枫的愁容,而她呢? 她对自己露出个苦涩笑容,难不成她这回赌气逃家,是为了想引起家人的注意?是这样的吗? 一夜就在胡思乱想中度过,直到天方肚白,她才朦朦胧胧地睡去—— “你看来脸色不太好。”看着满脸倦容的她,卓定敖站在客房门前问:“是否要晚点再出发?” “不用了,我很好。”她强打着精神,故作坚强道:“出发吧!” 卓定敖又忍不住多看了她几眼,才同意地将仍半梦半醒的古绛枫给小心搀扶上马车,一路往北而行。 在路途上,在外头与马车夫同坐的卓定敖,时常关心地掀开车帘审视她。 “怎么样?还习惯马车的颠簸吧!” “还好。”古绛枫点点头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