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2/4页)
,白天的“李世芬”却毫不知情,所以法院不能判决无辜的“李世芬”为她夜里的杀人行为负责,但又不能只对夜里的“杜丽凯”判罪,只好认定李世芬是患了精神分裂症,杀人的时候没有任何判断能力,而不必为她的杀人行为负责,但必须进入医疗机构强制治疗。 不论是“李世芬”还是“杜丽凯”如果一直没有办法医治好,就必须在医院里关,一辈子。 “无论如何,你得记住,别让现在的『杜丽凯』看到什么强光,她还不脑控制自己的行为。”包德生不忘一再地叮咛着。 还没有办法控制自己行为前的杜丽凯实在是太危险了。尤其是最近齐尧轮值守夜,让他有些担心会发生什么意外。 “我明白。”齐尧低声答应了,一边埋头在自己的手记中填上了“对强光有攻击反应”的注解。 杜丽凯真的是犯了罪吗?一直写着摘要手记的齐尧,一边在心中思索着。 也许杜丽凯真的是犯了在“李世芬”的世界里的罪,但是很明显地,杜丽凯和李世芬并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 在杜丽凯的世界里,光线对她而言,就是“死亡”的同义字。那么,在她面对强光时,直觉上就是自己受到了威胁,所以才会为了本身的生存而反击,难道真的可以算是犯了杀人罪吗? 她错在哪里? 一个人求生也算有罪吗? 望着隔壁房间里的灯光开始调亮,显然询问已经结束了,齐尧再望了又重新陷入沉睡的李世芬一眼,也随着包德生离开了观察室。 “明天起,这件案例就全权移交给你了,你自己好好研究吧,加油了。”以一个指导员和长者的身分交代完这番话,包德生就离开了,消失在白色走廊的拐角处。 望着他留下来的病例,齐尧只是低着头,一句话也没有回答。 人人都有求生存的权利。就算是和大家不同世界的杜丽凯也是一样的。 李世芬和杜丽凯,到底谁比较重要?真正应该留下来的到底是谁?治疗到了最后,留下来的又会是谁?这是任何人也没有办法预料到的结果。 她又在唱歌了。 午夜,走在夜幕四闭的后花园里,只消倾耳聆听,齐尧就可以听到那个不知名的女孩又在唱歌。 他轻轻地拨开树丛,站在月光照不到的暗处细细地观察着那个女孩子。 两个星期了,齐尧天天夜里都躲在一旁看着她,在这种气温接近三十度的热带地区,要不是院中处处种植着驱蚊树,齐尧真不知道自己会因为天天被蚊叮而变成什么德行。而他的夜班,从上周就已经轮完了,他仍然夜夜在午夜到这个地方等待着女孩。 她总是在月亮升到天空中央之前出现,一边哼着小曲,一边踮着脚尖,像是在跳着轻快的舞步般地走到花园里。 两个星期了,她念着书、玩着池水,偶尔也自言自语地不知说些什么。等玩累了,就开始敲起随身带着的小乐器。 齐尧查过资料,女孩敲着的是一种叫做“邦卡”的当地乐器,像是响板大小,用坚硬的木块或是金属做成,声音十分清脆澄澈,搭配上她美丽的歌喉非常适合。唱得厌了,女孩就站起身来独自一个人舞着,总等到月亮将近到了天边的尽头才离去。 她总是一个人,齐尧从来没有看过任何人和她一起来过。而她也似乎习惯于一个人这么地打发夜里的时间,并不像在等待什么人。 她真的是哪一间病房里偷溜出来的病人吗? 在翠园里待了一个月了,齐尧从来没有在别的地方和时间遇过她。女孩就如同朝露一般,到了白天就消逝无踪,令齐尧不知该如何打探她的下落。 她也是精神病患吗?齐尧想起了自己的观察案例--李世芬和杜丽凯。虽说并不是所有的精神病患者都如大众所想象的具有攻击性、语言不清等征状,但总有些许异于常人的不同反应。例如李世芬的反应迟滞,或者是杜丽凯的举止奇异地活跃。可是,依齐尧这段时间的观察,这个女孩所有的表现就像是个正值爱作梦年纪的年轻少女,她爱念书、爱唱歌、爱跳舞,举动也没有什么异常的地方,完全不像是个精神有疾病的人。 依她的外貌看来,她应该是个东方人,完全和当地人黝黑的肤色不同,从她舞蹈的行动看来也不像有什么外伤,因此,齐尧完全排除了她是当地民众住院病患的可能性。 她到底是谁?白天的她是什么样子?在做些什么事?为什么他总是找不到她? 齐尧好想上前去问问她,却又怕自己会把她吓走,以后再也见不着。那令他就像是个在林中偷看鸟儿舞蹈的小男生,想上前和鸟儿游玩,又恐惧鸟儿会振翅高飞逃逸,不再回来,令他左右挣扎,十分矛盾。但是,如果始终不上前去探索,他和女孩的关系就只能永远维持在这个程度。 齐尧知道自己不满足。 他不可能满足于这样的关系,他想上前去和她说话,听听她除了唱歌之外的其它声音,是不是也如同歌声一样清亮诱人;他想伸手抚摩她的长发,看看它是不是真如他想象的那般滑顺轻柔。 今夜的气温似乎特别高,酷热的热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