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1/3页)
第一章 一九九八年四月台湾 会议终于结束了! 快步走进办公室,齐尧重重喘了一口大气,把手中的卷宗丢在自己的办公桌上,厚重的卷宗被丢在钢制办公桌上发出“啪”地好大一声巨响,引起办公室里的其它同事一阵侧目,不过,这时的齐尧根本没有心情为自己这种无礼的动作感到抱歉。 他的头好痛!这个星期他已经不知道看过多少案例、多少病人和罪犯了。 头真的好痛! 沉闷的心情,重重地跌在身体的最底处,一点也爬升不起来,就如同窗外快要下大雨的天空一般阴霾。 喝了一口有些冷了的蓝山咖啡,齐尧的眼光又扫向桌上那本蓝皮的卷宗夹,总觉得平日一向香醇无比的上选咖啡,不知为何今天却显得特别苦涩。 无数个生命、活生生的故事就隐藏在这个地方、这栋大楼中的每一份卷宗里,姓名、地点、发生经过,甚至每一张照片,一样样都记录得清清楚楚,教人不得不相信它的真实性。 但是,却又因为它的特殊和罕见,总教人觉得其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像是一场离奇的梦境一般遥远,彷佛只要一踏出这栋建筑物的大门,它们就完全不存在一样。 这栋坐落在台湾的某处,从外观看上去,只不过是一栋暗灰、似乎刻意建造得毫不起眼的庞大建筑,就是国内外犯罪学界驰名的“马克斯里夫犯罪学研究中心” 马克斯里夫犯罪学研究中心是由台湾的犯罪学研究团体和德国的学术单位共同出资成立的犯罪学研究单位,因此有个颇具德国风味的名字,专门研究各种犯罪的成因,包括天生犯罪、后天影嫌邙造成的犯罪,和各种罪犯、被害人的情形。 研究中心本部设在台湾外海的一座离岛,岛上除了一般的行政人员、见习人员之外,也设有小型的监狱和观察室、侦讯室,专供研究人员观察和研究特殊犯罪手法与这些罪犯的生活作息,藉以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以便达到确实预防犯罪和预测再犯率的目的。此外,研究中心也和世界各国的相关机构合作,派遣人员进驻该单位从事研究工作。 地处偏远,加上研究的领域并不普遍,这个机构的存在通常不为一般大众所知,甚至连政府内部都不太常提及。 齐尧就是在这个研究中心里工作,专门研究犯罪方法和犯罪心理。今年二十九岁的齐尧,具有精神科和外科的专科医师执照,也有德国犯罪学硕士学位,因此,就运用了本身的医学和犯罪学背景,进入这所研究中心从事研究。 想到自己的工作,齐尧忍不住又叹了口气。 待在研究中心也快半年了,相较于所里其它同仁的资历,齐尧在他们眼里其实还算是个菜鸟。 “小尧”、“尧老弟”他们总是这么称呼齐尧。 的确,对于那些年近半百、两鬓花白的同事而言,齐尧和个小孩子差不了多少,而他所具有的硕士学位,也只能算是这个研究中心里基本的教育水准,然而这并无碍于齐尧的研究,也许再过个几年,他会再回到校园,念个博士,增加自己的知识,不过,现在的他只想好好研究各种犯罪行为。 “怎么了?心情不太好呀?”隔壁桌的资深同事张维铭走过来问他。 “嗯,一大堆案例要研究,指导员又挑剔得很,我头快昏啰!”齐尧苦着一张脸向张维铭抱怨着。 半年的资历,在马克斯里夫只能算是个初浅的见习生,一切都还算是在学习阶段而已。 在这半年里,齐尧进出各个监狱、感化院,跟随着各个进驻在那里的指导员观察着各个犯罪者、服刑者的心理状态和犯罪手法。现在,他的脑中只有满满的犯罪供述、询问笔录,看得都快麻痹了。 “你是还不习惯啦!等到时间久了,就不会觉得这些枯燥无趣了,这其实是最接近人性的工作呢!”张维铭笑着替齐尧打气。 年近五十的张维铭在研究中心已经待了快十年了,是个正式的研究员,对于刚进研究中心的齐尧,张维铭时常以过来人的身分给他许多意见和鼓励。 “最接近人性?”齐尧有些纳闷地看着他“为什么?” “你不这么认为吗?犯罪,时常是人心中的欲望战胜理智的后果,它是脱离社会常规、约束的行为,其实反而是人性中某一面的赤裸裸表现。”张维铭语气中满是对于现今社会上犯罪猖獗的无奈。 “我明白。”齐尧点了点头“可是,你不会觉得厌倦吗?每天接触的净是些罪犯,一点值得喜悦、高兴的事情都没有。” 每天举目所见的皆是社会和人性的黑暗面,才进入这个环境半年的齐尧就觉得自己有些吃不消了,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他觉得自己就快要被这些犯罪情状影响,也将近崩溃了。 “那也许是你还没有把感情真正投入这个工作。”张维铭耸了耸肩,平淡地说着︰“你是把工作当作一份工作、把案例看作一件案例。事实上,每一个案例的背后都是每一个人的生命、理智和情感的抉择结果,你还没有真正体认到这一点,当然会觉得它枯燥艰涩。” “也许吧…”齐尧叹了口气,目光又落在方才被自己赌气地丢在桌上的卷宗夹。 这半年来,他每天都像是学生一样,仔细观察每个例子、提报告、推测犯罪手法和心态,把它们当作一件又一件的习题、方程式在解决,几乎忘了这一件一件案子都是在监狱里的一个人活生生的生命。 自己的心已经麻痹了吗?现在桌上的这本卷宗里有二十份报告,至少就和二十个人的生命息息相关。而自己,就是要靠这些纸张决定这二十个人的性格和精神倾向吗? 这么一想,就觉得原本厚厚的卷宗不过只是一点点的资料,内容突然贫乏得可怜。 不过,这么推论出来有什么用呢?每次接触的个案都不同,难道现在做出整合、归类了,就真的可以适用下一个人?齐尧真的十分怀疑。 “别烦了,你下个月要换到哪里?”看齐尧紧皱着眉头陷入沉思,张维铭关心地问。 马克斯里夫里的见习员,每两个月至半年会换一个地方见习,所到之处大多是些和犯罪或人性、心理状态有关系的地方。现在已经将近月底了,又到了要换见习地点的时候了。 “我看看…”翻开一旁的工作日志,齐尧查阅着“是一个叫【翠园】的地方,从资料上看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