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第1/4页)
第七章 第二天清早,和往常一样,叶雨比规定时间提前二十分钟来到位于八楼的云帆艺术编辑部。 云帆艺术…听上去有种让人产生错觉的美丽和朦胧。其实,这里并不像她的名字那样充满艺术气息。和任何一个普通的编辑部一样,这里充斥著杂乱、喧嚣、和节奏紧张的步伐。 将昨晚连夜赶出来的新闻稿放到主编桌上后,叶雨给自己泡了杯咖啡,一边喝一边翻看今早刚送进来的传真。 没什么特别的消息。都是一些大小画展的时间报表,再就是几所中学联合举办的现场绘画比赛,规模当然远不及一年一度的“欧达杯”算一算,今年的“欧达杯”又到了开始筹办的时候,还有不到两个月,就是整整四年了… “哔——”又一份传真送了进来。 叶雨叹了口气,如果她不早到二十分钟,而是准时来上班的话,肯定要被堆积如山的传真和信件压死。 门口突然传来一声大叫—— “主编呢?徐主编来了没有?徐赋在不在?姓徐的跑哪儿去了!?” 叶雨在心里偷笑了一下,光听这一句比一句不客气的称呼就知道,一定又是高大姐找下著主编在那儿干冒火。 高君恰,也就是众人口中的“高大姐”身为云帆艺术的副主编,不但稳稳的坐著编辑部的第二把交椅,有时候更是能厉害的骑到徐主编头上去。有趣的是,她在编辑部里的人缘竟是出奇的好,包括徐赋本人也是对她发自内心的礼让三分。叶雨刚进编辑部的时候还觉得奇怪,可不到三天就被高大姐那股豪爽劲儿深深吸引了。别看她经常嘴上不饶人,真要遇上大是非的时候她比谁都古道热肠。叶雨经常在想,要是编辑部少了高大姐这么一号人物,她还待得下去吗?也许,她还是会待下去,但一定会比现在辛苦得多… 看见高大姐还在挨个儿问人,叶雨忍不住抬高音量叫住她:“高大姐,徐主编说他下午才到。” “什么!?下午才到!?”高君恰咬牙切齿的重复了一遍,眨眼之间已经来到叶雨的办公桌前。 虽然不像是问句,叶雨还是好心答道:“对,他说下午再回编辑部。” “那他有没有说他上午去哪儿了?” “没有。” “几点回来?” “这个…也没有。” “好…很好…”高君恰一拳击在自己左掌上,骨头关节“嘎巴”作响。 叶雨吓得一吐舌头。传说高大姐练过散打,看来是真的… “既然当家的不在,小叶,这个新闻你跟我一起跑!你把手头的东西收拾一下,我们半小时后出发!” “呃?我?”叶雨差点儿咬著自己的舌头。跟高大姐一起跑新闻?事情什么时候演变成这样了? “我说是你就是你,当家的不在就我说了算。有异议吗?”高君恰一手按在叶雨肩膀上,眼神却是扫向整个编辑室。被扫到的人一律摇头表示支持。最后轮到叶雨,她吞了口口水,认命的点了头。 “我立刻准备。”她小声说道。 “好极了!半小时后我来叫你。”高君恰兴冲冲的回自己办公室去了,所过之处纸片翻飞,有如台风过境。 尽管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场面,叶雨还是瞧着高君恰的背影兴叹不已。 好一个高大姐…放著编辑部那么多资深记者不用,竟然让她这个新人菜鸟跟著一起跑新闻!看来这回她是有得学了… lyt99 lyt99 lyt99 计程车上,高君恰一言不发,飞快的在备忘录上写著什么。 叶雨抱著老大一个帆布包,里面有相机、底片、袖珍录音机、微缩磁带等一切采访必备物品。窗外的景物飞快的倒退著…五分钟后,她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高大姐,我们这是去哪儿?” “机场。”高君恰简洁的回答。 “是要去接什么人吗?”叶雨又问。 “小叶你学过日文,对不对?”高君怡突然冒出这么一句,所答非所问。 叶雨一愣。“是的…我在大学时选修了日文课,不过只考到二级…” “没荒废吧?” “还好…”“等会儿尽量做笔录,能做多少做多少。来不及写也要用脑子记下来。知道吗?” “嗯…”记什么?叶雨一头雾水的想,却已来不及发问。机场就在眼前。 进入大厅,高君恰领著叶雨来到最靠近安全通道的位置。她把相机交给叶雨,自己掏出录音机握在手心。“听好,”她低声叮嘱道“待会儿一有穿黑西装戴黑墨镜的人出现就拍照,动作别太大,也别用闪光灯。” “黑西装?黑墨镜?” “集中精神,他们随时可能出现!” “ 哦…”虽然觉得自己现在更像间谍而不是记者,叶雨还是小心拿稳相机,眼睛一眨不眨的盯住通道尽头的闸门。 聚集在她们旁边的人逐渐多了起来,看样子都是来接机的。 “这是京都飞来的航班吧?”一个妇人不太确定的问道。 “没错,”站在旁边的老者答道“是日航二九七,京都起飞。再等等,应该马上就出来了。” 京都?叶雨脑子里条件反射似的“嗡——”了一声。京都?是那个京都吗?日本应该只有一个京都吧?…就在她脑子混沌不堪的时候,闸门开了。形形色色的人从通道里涌出。大包小包的,大呼小叫的,金发碧眼的,人高马大的,黑衣黑墨镜的… 黑衣黑墨镜?啊!对了!叶雨慌忙举起相机,对著那些人按下快门… Flash!白光一闪—— “笨蛋!不是让你消掉闪光灯吗!?”高君恰沈声骂道。 叶雨自己也知道糟了。那几个“黑人”像是注意到了那一下闪光,为首的一个快步朝她们走来。 不过一眨眼的功夫,叶雨的相机已到了对方手里。不但底片立刻被抽出来寿终正寝,相机本身也没能逃过这场劫难,重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