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4/5页)
“唉…真叫人好生羡慕啊!小姐是金枝玉叶,跟咱们毕竟不同,咱们谁能像小姐嫁得这般风光呢?”欣羡之情溢于言表,几名丫鬟都心有戚戚焉。 “据说未来姑爷生得一表人才,不管是青楼名妓还是大户千金,都很中意他呢!我听葛家的丫鬟说,姑爷之所以至今未娶,是因为他一直排斥媒妁之言,宁死不屈。” “那不是跟咱们小姐一样吗?上回那名新科状元是老爷的学生,托人来说媒,小姐也一样打了回票,我瞧小姐和新姑爷有志一同,必定是天作之合。”说着几个人都格格笑了起来。 莫家千金几乎足不出户,然而天仙般的美貌姿容,却不免被多话的下人传扬出去,再加上为数甚少的外人对她的惊鸿一瞥,往往惊为天人。因此,她的美丽、她的才华,终于渐渐被宣扬成了京城的第一美人。 “究竟小姐为啥不想成亲嫁人啊?小姐都快十九了,再不嫁都要成老姑娘了。” “谁知道?小姐看书的时候比看人多,才女的心思你要是能懂,那你也是才女了。”丫鬟们笑闹着,浑不知娉婷的身影正款步而来。 “你们这些丫头,工作不做,净在这儿嚼舌根,讨打吗?”可梅插腰怒喝,威严十足,她是主子眼前的红人,自然而然成了丫鬟头子。 “可梅姊!”几个小姑娘听到可梅的声音,登时乱成一团,随即乖乖地垂首排排站,尤其不敢看向可梅身后绝美脱俗的莫家小姐。不知为何,莫雨桐娇柔的模样虽也显得亲切,却总有种不怒自威的气度风华,教人不自觉敬畏。 莫府上下都知道,这婚讯对莫雨桐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只是倔强的小姐嘴上不说,用沉默抗议嫁给名满京城的狼荡子罢了。这下她们这番公然谈论,莫雨桐不生气才怪。 “可梅,别吓人了,你们都下去吧!”莫雨桐只是轻柔地说,并无多加责怪。小丫鬟们如获恩释,扯着同伴袖子赶紧快步离开。 莫雨桐亮如星子的美眸似乎黯淡了许多,清冷的模样宛欲乘风飘去,她闷闷地凝视树梢,任凭清风吹拂细柔发丝,轻轻飘上她雪艳的嫩颊。 那些丫鬟谈论的正是小姐不想面对的事实。别家的姑娘都是快快乐乐地出嫁,偏偏她家的小姐一听到嫁人就像要押她上刑场一般。她虽然服侍小姐十余年,却也不懂她脑子里在想些什么。 “小姐,折腾了一天,您也累了吧?回房休息好吗?” “在房中、在花园,又有何不同呢?可梅,你想过嫁人的事吗?”莫雨桐娉婷的身影在石椅上落坐,清冷的语调淡淡飘向贴身丫鬟。 可梅俏脸微红,蓦地想起了方才的英俊侠士。“本来没有,可现在…” “现在怎么了?”莫雨桐美丽的眼睛泛起淡笑,微讶地凝着她。 “我好想再见方才街上的那个人一面,如果嫁人就是跟喜欢的人长相厮守,那就太令人开心了。”可梅陶醉地说。脑海里情不自禁编织着美梦。 莫雨桐想起大街上的救命恩人,那名低缓清冷的男音要她吹春江水暖的曲儿,再看可梅娇羞的模样,她不禁莞尔。“才见过一面,你就这般喜欢人家了?” “不来了,小姐笑人家。”可梅红着双颊不依。 莫雨桐微笑不语,可梅跟那些天真烂漫的丫鬟一样,不会懂她的。 “小姐,您在想什么?”可梅试探地问,不解小姐为何忽然变得遥远而落寞。 “我在想,我真希望跟你们一样。”她幽幽轻叹。 “跟我们一样?”可梅被她说得一头雾水。“小姐样样都比我们强,为何要跟我们一样?”她从以前就知道,莫雨桐跟她们不同,不只是外貌家世的不同,就连她脑袋里所想的跟其他的千金小姐也是大大不同。 “这样我的烦恼才会少些,活得糊涂些、傻气些或许才是真正有福之人。”可梅更不懂了,谁会希望自己傻?小姐的话总让人摸不着头绪。 “雨桐终于想通了吗?”一个风姿绰约的中年美妇款步而来。 “夫人。”可梅躬身唤道。 “娘。”莫雨桐轻唤。 葛门谢氏,莫雨桐最亲爱的娘亲。她或许是这世上唯一懂她的人了,但这场她极端不乐意的婚姻却是她一手安排的。事实上,无论是嫁给谁,她都不会乐意。 谢氏怜惜地执起莫雨桐的手,温柔地抚顺她的发丝,轻轻叹息。“娘最不该的就是将你生做女红妆,既已身为女儿身,更不该叫你学通古今、满腹经纶。学得多、想得多,瞧你终日闷闷不乐,为娘心中又岂会好受?”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莫雨桐淡淡地一笑。“这天下是男人的,女人合该无才便是德“从”说穿了就是依附,女人必须依附男人才能活,可怎么才能无论丈夫好坏,都心甘情愿接受?”想不通,心就不甘。 “去爱你的丈夫,爱你们的孩子。”她没有更高明的答案,女人既养不活自己,那么就只能去爱主宰她们性命、福祉的人。 “素未谋面,如何能爱?我做不到。”她倔强地偏过头,秀眉叛逆地蹙起。如果她一生爱不了她的丈夫,岂不是要她痛苦终生? 谢氏长长一叹。“娘又怎舍得桐儿嫁?可…”她欲言又止,想起女儿一日日远播的名声,以及她愈来愈长的年纪,若再不将她出嫁,难保不会有多事之人向宫中进言,将她召入宫中,服侍那荒yin成性的君王,到那时…才真是什么都来不及了。她的担忧,不是年纪轻轻的女儿所能明了的。 “娘是在寺庙与葛太君结缘的,娘与太君一见如故。雨桐不能终生不嫁,嫁入葛家是为娘所能给你的最好安排了,无论结果是好是坏,这都是你的命。”她语重心长地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