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2/4页)
族有什么认识?” “咱们老四对这个有兴趣,”他说“我在电话中跟他提起,他硬要我来问你:赛尔斯民族有无可能到过北极?” 要是别人间这问题,我一定不屑回答,因由宋三提出,我郑重地答:“北极…或有可能,赛尔斯族的历史非常含糊复杂,公元前约三七五年,赛尔斯族侵略过爱尔兰,留下文物。若果有证据证实他们到过冰岛或北极,理论成立的话,那倒是新发现。” “赛尔斯族到过中东吧?” “岂止中东,直落罗马。” “真厉害。”他说“老四回来,让老四跟你说。” 我忍了又忍,终于忍不住。 “你们老四在哪儿?”我好奇问。 “他?他不知在北冰洋啥地方,他跟学校去按置核试。” 这话宋三说得平平无奇,我都听得奇出耳油,宋三的语言仿佛像说他兄弟去了打保龄球那么普通。 “令弟是哪间学校?”我实在忍不住。 “麻省理工,我们四个都是麻省理工。”他说。 “念什么科目?”我肃然起敬。 “清一色原子物理。”他答。 “宋先生呢?”我问“有什么嗜好没有?” 这时宋二在书房外敲敲门,他缓缓走进来。 宋三答:“我们少爷没有什么嗜好。” 我有点失望,这么多采多姿的管家,这么乏味的主人。 “现在少爷在纳华达州。”老二说。 我转头问:“是否要把盼眯送到纳华达州去?” “也可以,纳华达州立医院的设备很好,联络好我通知你们。”老二说。 “全交给你了。”我感激地说。 老二笑“季兄真是爽快人,可以交朋友,我看令媛的毛病并不是太严重。” 我沉默。 他改变话题:“季兄,我们四兄弟都是老粗,写篇日记都深觉困难,季兄文才令人佩服。” “这算安慰我?”我摊摊手苦笑。 “实在不是客气话。”老二说“中国人在外国打世界,并非易事,能出名就好。” “我算出了名?”我哑然失笑。 老三笑“季兄不必太谦。” 我叹口气“不知不觉在外国混了大半辈子。” “季兄平日都与些什么人来往?”老二笑问。 “我?实不相瞒,我们夫妻俩相依为命,并没有什么朋友,中国人在外国,即使有个名声,白皮肤的上流社会不见得接受咱们,回香港去又没工作,可以说从来没有与外人谈得如此的投机过。”我说。 老三问:“那么季兄是美籍的了?” 我笑:“咱们一家是联合国,我太太美籍,她在纽约出生。我是苏州人,却拿香港护照,两个孩子跟她们的外祖父入英国籍。” 老三问:“季兄没有人别国国籍?” 我傻笑,不出声。 “说来无益,我没有为国家做什么,最低限度。我得承认我的国家,我不知道这对国家有什么好处,下意识我不舍得放弃国籍。” “季兄以什么身分长居美国?”老二似乎很有兴趣。 “我有出版社的聘书。”我说。 老三顿首。 “你们呢?” 老三小心翼翼的说:“我们四兄弟,连带少爷少奶奶,以及家父,都是中国人。” “哦,令尊又住什么地方呢?” “他老人家住家里。”老三笑说。 我也不以为忤。他们一家人很神秘,我感到他们对我也已经够友善,不能事事叫人坦白。 我说:“盼妮是我大女儿,明年打算进威尔斯理,她母亲是威尔斯理的毕业生。这孩子也就跟时下的纽约华侨年轻男女一样,没有一点长进,连中文杂志都不肯细阅,别说是书本了,不过对语言方面有点天才,法语与德语都学得不错。小女儿,是我心肝宝贝…” 老婆这时候探头进来说:“喂,你有完没完?”她笑“尽把家事跟两位宋兄说个没完没了。” “我平时也不是多话的人…”我仰头笑。 宋氏兄弟告辞后,瑞芳说:“你尽把自己的事告诉别人,等于逼别人做同等的坦白,很不公平。” 我说:“我看他们不是普通人。” “的确是。”瑞芳说“‘高贵’这个形容词,加在他们身上是贴切的。” “老大尤其具威严,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满脸红光。老二与世无争,和蔼可亲,可以推心置腹,老三年纪到底轻点,骄傲冷峻,但气质不可多得…”我滔滔不绝说下去。 瑞芳问:“你为什么不去摆个看相摊子?正主儿还没见到,得意得那个样子!”她笑“我只知道他们是热心人,其它一概不理。我正为盼眯看医生的事烦恼,现在可有着落了。” 我说:“你说他们像不像王孙公子?你爹若有儿子,未必有他们一半…” “我爹算什么?不过是个生意人,”瑞芳笑说“幸亏没儿子,否则香港又多几个追求女明星的鲍公子,老大的丢脸,爹早说过,他这几个女婿还不错,也心足了。” 我笑。老人家没儿子,半子也是好的。 “做生意的人钱赚多了,就希望家中添些文化气质,所以爹喜欢你。”她说。 “有没有叫他老人家查一查姓宋的背景?” “掀朋友的私隐,似乎不大好吧?”老婆笑。 “说得有道理。”我点头。 饼两天,宋二通知我们,说已与纳华达那边取得联络,盼眯可以随时出发。 我们自然感激莫名,问候老大与老三,宋老二说他们另外有事,已不在纽约。这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我那岳父也是包了飞机到处跑的人,今天在东半球,明天在西半球。 说到订飞机票,宋老二说:“我们在新港私人机场有一架小型喷射机,到时一齐出发。” 我与瑞芳说:“咱们得去打听打听,中东那边有什么油田是被中国人占据的。” “你少贫嘴。”瑞芳骂“人家是恩人。” 我叹口气“我以为恩公只在《水浒传》中才会出现,没想到我们居然在二十世纪末碰到这么一家人。” “我很紧张。”瑞芳说“你猜盼眯…” 我说:“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愁来无益,瑞芳,我们只好看开点。” “上一次瞧医生,证明盼眯的视力已逐渐转弱,说不定今年底就得配眼镜戴,这孩子真是我心头一块大石。” 我沉默,我何尝不担心,盼眯,难道不是我的女儿。 但是男人天性比女人略为宽阔,于事无补的时候多想无益。 如果能为盼眯动手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