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第5/5页)
回头看看她。菲兰没有告诉他兰康尼亚妇女的能干和机敏,这得靠他自己的观察对她作出评价。 其它兰康尼亚人并没有波罗恩的表现受到感动,骑马排成长队,静静地观望着罗恩、西丽安和三名英国骑士带着基翁、奔向二百多名泽纳斯武士。他们断定一定会有死亡。 “孩子,挺起胸膛,”罗思鼓励基翁说“前去迎接你的父亲。” “我父亲是国王,”基翁说,他黑色的脸颊变得十分苍白。 泽纳斯人距离尚有一百码。他们骑在马上不动,等待罗恩的小队人马临近。 罗恩令其它人停住,他单独骑马向前。阳光照射着他丝绒服的金色银边,跟他的金发同时闪光;他马具上的饰物和剑柄上的宝石也不时闪烁。这些兰康尼亚人,不管是艾里阿尔或泽纳斯武士,都不曾见过这种豪华阔绰的装束。他与他们明显的不同,象是沙漠中的一株青松。 对方有个身材魁梧的老人骑马迎上前来。他满脸伤疤,有一条很深的伤痕从左眼上方一直伸延到脖子,半个右耳朵不见了,在他的大腿和手臂上还有更多的创伤。他表情冷峻,似乎一生中从来不曾笑过。 “你就是带走我儿子的英国人吗?”他声如洪钟,眼睛里喷射出一股不可遏止的怒火,惊得罗恩的坐骑不住跳动,这畜牲也预感到了危险。 但是罗恩的碧眼却向这个蛮横的老人露出微笑,成功地掩饰住他心脏的迅速跳动。他直视着对方的目光仿佛具有两重性,既闪动着期待,又包含着警惕。他想,在他咄咄逼人的腔调下,任何训练有素的武士,都会准备与这样凶悍的人进行战斗的。 “我是罗恩王子,索尔国王的继承人,我将是所有兰康尼亚人的国王。”他说话的神态显得异常坚定。 对面老人的嘴张开,接着又闭上。他望了罗恩一阵,大声吼道:“如果你损害我儿子的一根头发,我就要杀死你们一百人!” 罗恩转身喊一声。“基翁--过来!” 布罗凯思上下仔细打量他的儿子,见他完好无损,遂哼一声表示满意。接着他要他儿子前去迎接泽纳斯人。 “不!”罗恩威严地制止说。他的右手垂到膝盖以下,距离剑柄只有几寸。不管他内心深处是否恐惧,却决不显露出来,使人无法猜测。他不想让市罗凯思带走基翁,既然命运把这个孩子交到手里,他就要把他牢牢地控制住,他不想让这短暂的和平机会失掉。“我恐怕不允许他离开,我要基翁留在我身边。” 布罗凯思的嘴再次张开,又再次闭起。这个自称兰康尼亚王位继承人的罗恩,他的神态和言词并不及他清秀的没有伤痕的面庞动人。“如果你不放我的儿子,我就要为他而战斗!”老人边说边握住他的宝剑。 “要战斗?我现在还不想,”罗恩几乎是用愉悦的口吻说。“如果必须战斗的话,我乐意从命。但是我想要基前和我在一起,我要抚育他,因为我相信他是你的继承人。” 布罗凯恩迅速看一眼基翁,又转向罗恩。“他当然是,”如果这个愚鲁的孩子能治理国家的话。 “基翁并不鲁莽,也不笨拙,他只是年轻,性急,射击本领很差。我确实喜欢他跟我在一起,我将教导他,我们艾里阿尔人不是恶魔。或许有一天我们人民之间会和平相处。”罗恩眨了眨眼,笑道:“我还希望教会他准确的射击。” 布罗凯恩凝视罗恩良久。罗恩知道,这个丑陋的老人正在考虑决定他儿子和他的生或死。 “老索尔没有养育你,”他终于说话了“你怎能保证我儿子的安全?” “我发誓,”罗恩认真地说“如果基翁被艾里阿尔人伤害,我即牺牲我的生命!”他屏息静听对方的回话。 “你是请求我的信任,”布罗凯恩说“如果他被伤害,我就要杀死你!” 罗思毫不犹豫地点点头。 布罗凯恩不再说话,他在仔细研究罗恩。这个自称是兰康尼亚人的罗恩,某些方面却和任何兰摩尼亚人不同,他深沉,矜持,始终保持着尊严的仪态。虽然他穿的是比妇女更艳丽的丝绒,但他或许是个有头脑的男子汉。此时,布罗凯恩比初见他时的印象好多了。接着,老人感到疲惫,孤独,?缮恕**路鸹氐搅宋羧盏纳?睢R蛭你甑恼蕉罚?瓷保你娜?銎拮雍椭诙嗟亩?右桓龈霰簧彼溃?上拢?裨幔你淌撬?粝碌奈ㄒ磺兹恕!?br /> 布罗凯恩扭头望望他的儿子,一?x那间流露出少有的温情。“跟这个人去吧,基翁。你可以向他学习。”然后他又对罗恩说:“三年为期。满三年后你要送他平安回来。否则我要把你的城镇夷为平地!”他喝一声战马,返回他的武士们中间去了。 基翁转身望着罗恩,奇异地瞪着眼睛,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孩子,我们回去!”罗恩对基翁说。他终于松了一口气,好象从险恶的死亡中逃脱了出来。“靠近我,你要习惯于人们盯住你看。我将指点你,但不会折磨你。” 当罗恩带领基翁走近西丽安时,他向她点头,她跟随在他身后。她没有说话,也不需要说话。这个英国人的衣服象宫廷鸟的羽毛一样华丽,但却赢得了斗争的胜利,不是用刀剑,而是用语言。当布罗凯恩企图挑起战斗时,他说他“现在还不想…”西丽安清楚地看清了这场唇枪舌剑的情景:他的手始终靠近他的剑辆,而对布罗凯恩说的却是抚育他的儿子。 她骑马回到艾里阿尔人的队伍中,依然不说一句话。罗恩很特别,她想,他在人们眼里是个愚蠢的人,可他也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人。他寄希望于兰康尼亚,她则寄希望于他;她心里已愿意做他的妻子,与他共同生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